花樣滑冰的技術動作
關于花樣滑冰的技術動作
花樣滑冰(Figure Skating)是冬季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花樣滑冰是冬季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運動員穿著腳底裝有冰刀的冰鞋、靠自身力量在冰上滑行,表演預先以技術動作為基礎編排的節目,由裁判組評估打分、排出名次。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講花樣滑冰的技術動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資料圖】
旋轉
旋轉是絕大多數花樣滑冰比賽的必選動作要素,四個奧運會項目都對旋轉有著要求。花樣滑冰包括三種基本旋轉姿態:蹲踞式旋轉(Sit spin),燕式旋轉(Camel spin)和直立旋轉(Upright spin)。由這三種姿態,又可以變化出許多姿態。
選手在單足旋轉時以一足冰刀接近刀齒的“腳掌”弧線部分觸冰。像跳躍一樣,多數選手旋轉時是逆時針方向,也有少數選手順時針逆時針都能旋轉。以逆時針選手為例,左足的旋轉稱為正向旋轉(Forward spin),右足稱為反向旋轉(Back spin)。
旋轉可以單獨完成一種,也可以連續完成多種(聯合旋轉)。跳躍進入的旋轉稱為跳接旋轉(Flying spin),包括跳接燕式(Flying camel)、跳接蹲轉(Flying sit spin)、Death Drop、蝴蝶旋轉(Butterfly spin)。跳接旋轉可以從正向旋轉改為反向旋轉,也可以作為一套聯合旋轉的一個組成部分。
雙人滑的旋轉可以是雙人同步完成同種旋轉,也可以是雙人聯合旋轉。此外,雙人滑和冰上舞蹈還包括雙人旋轉與舞蹈旋轉,即兩位選手互相抱持,繞同一軸心旋轉。
托舉
托舉是雙人滑和冰上舞蹈的必選技術動作。
雙人滑的托舉與冰上舞蹈的托舉區別在于,冰舞托舉的高度不能過肩。
國際滑聯大賽允許的冰舞托舉依照滑行方式分類,共有七種,分為短時托舉(不超過6秒)和長時托舉(不超過10秒)兩大類。托舉時,空中的女伴和負責托舉的男伴可以變換多種姿態,以提高托舉的難度。每一種姿態都要保持至少三秒鐘,同種姿態在每個節目中只能使用一次。
雙人滑托舉與冰舞托舉不同,是按照托舉方式分類的。國際滑聯成年組大賽規定,男選手轉體必須至少一周、但不能多于三周半。雙人滑符合規定的托舉共有五大類,包括腋下握、握腰部、扶髖部和手拉手,其中手拉手又有施壓托舉(press lifts)和拉索托舉(lasso lifts)兩種不同方式。拉索托舉是雙人滑中難度最大的托舉。
捻轉托舉(常簡稱為“捻轉”)是雙人滑的一種托舉方式。表演捻轉時,女伴先是被拋向空中,接著轉體,再被男伴接住。如果女伴在轉體前做出分腿動作,那么這個動作就叫做分腿捻轉;分腿動作不是必須的,但有助于提高動作定級。女伴必須在落冰前由男伴接住腰部、再以單足后外刃落冰,而男伴用單足滑出結束動作。
不管雙人滑還是冰上舞蹈,托舉持續時間超過規定時間都將被扣分。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