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游戲實名制
“但就算是現在,變相的‘開箱子’依然在很多游戲里存在。”昨天有業內人士分析說,“網游企業是掌管游戲規則的一方,他們只需要稍微變化一下形式,就能很方便地繞過管理規定。所以問題的關鍵依然在于文化執法部門的執行過程,如果政策不能落到實處,對網絡游戲行業的現狀影響不大。”
反應
企業呼吁細化部分規定
對于新出臺的辦法,國內主流的網絡游戲企業態度淡定。接受采訪的幾家網絡游戲公司均表示,辦法的出臺對于網絡游戲行業的健康發展有促進作用,有利于規范市場,將在隨后的經營中嚴格遵循規定。
“規定把原先就存在的一些比較分散的管理規定系統化了。”國內某網絡游戲公司高層表示,“并沒有太多新增加的內容,只是在罰則方面表現得更加細致了一些。比如針對虛擬貨幣的管理,去年由幾家部委聯合下發的規定中就已經做出過明確規定。”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辦法總體上內容清晰,并很容易理解,但缺少相關細則,一些條款依然顯得模糊,在執行過程中因理解不同容易發生偏差。
某網游企業高管以辦法第十六條中“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游戲不得含有誘發未成年人模仿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和違法犯罪的行為的內容”為例,認為“太過模糊”。
“一個結果可能存在很多種原因,作為合法的企業,我相信沒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產品去‘誘發’用戶進行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該人士稱,“但是網游產品本身是非常復雜的一種存在,兩個不同的用戶在面臨同樣場景的時候,做出的決定可能截然相反,這是網絡游戲的多樣性,也是其魅力所在。作為開發者,如果只看到這樣一種模糊的規定,而尋找不到可執行的細則依據,很難說可以做到盡善盡美。”
部分玩家擔心信息泄露
相對于網絡游戲企業的淡定態度,玩家昨天對此表現出來的心態更為放松。
對于網游需要實名登記,部分玩家有一定擔憂,主要是擔心用戶信息安全能否得到保證,尤其是一些行業出現過用戶個人資料外泄的事件。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