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種(劇種與其代表作對應正確的是)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劇種,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
- 2、
- 3、
中國五大戲劇劇種是哪些?
中國戲劇的五大劇種是:黃梅戲、京劇、越劇、豫劇、評劇。
1、黃梅戲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采茶戲等,起源于湖北黃梅,發展壯大于安徽安慶。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并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
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臺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余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表演質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京劇
京劇是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的傳統戲劇。京劇,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
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有譚鑫培、梅蘭芳大師等。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業的成功引發了文化消費欲望的高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戲曲聲腔昆山腔的興起。
紛紛蓄養家班,角色斗藝,并賣力為乾隆下江南收集聲色歌舞,不惜重金包裝徽劇色藝,客觀上為徽劇進京創造了條件。雄霸明清商界500余年的徽州商幫以鹽商出名。
黃山歙縣的鹽商尤其出名,富甲一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戲曲聲腔昆山腔的興起,江南江北文人士大夫和富商巨賈紛紛蓄養家庭戲班。已經在外地商界嶄露頭角的徽商也紛紛效仿。
長期為某個徽州商人所養所用的戲曲班社就被外人稱為“徽班”。徽商廣蓄家班,安徽沿江一帶,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戲也開始興盛。他們唱昆腔,由于語言的差異而不“諧吳音”。
不經意間唱出了一點“。尤以誕生在安徽安慶市懷寧縣的石牌調最著名。徽州藝人帶著鄉音下揚州,得到了徽商們的親情惠顧和重金扶持。他們或出沒于碼頭街肆,或為徽商富賈所容留。
技藝得到發展,鄉音也漸占上風。同光十三絕值得一提的是,歙縣大鹽商江春,是一位品味極高的戲曲鑒賞家,他酷愛戲曲,家中常常“曲劇三四部,同日分亭館宴客,客至以數百計”。
他把各種名角聚在一起,又讓不同聲腔同臺互補,使異軍突起的徽班具有了博采眾長的開放格局。“亂彈”亂唱,紅火異常。這時最叫彩的是來自安慶的戲曲藝人。
清李斗在《揚州畫舫錄》中就這樣寫道:安慶色藝最優,蓋于本地亂彈,故本地亂彈間有聘之入班者。徽商在商界進一步站穩了腳跟,他們和戲曲藝術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
3、越劇
越劇(漢語拼音為yuèjù,英語為Yue Opera)——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
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亦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依次為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之一。發源于浙江嵊州,發祥于上海,繁榮于全國,流傳于世界。
在發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越劇長于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
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為主,藝術流派紛呈,公認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安徽等廣大南方地區。
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越劇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豫劇
豫劇(英文:Yu 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 、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當代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臺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
如到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新西蘭、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贊是“東方詠嘆調”。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
建國后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于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
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據文化部統計,全國國有專業劇團163多個,民營劇團2239多個,從業人員10萬多人。
5、評劇
評劇,曾為中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全國最有影響的劇種之一,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除京劇外,中國評劇院是全國唯一一個帶國字頭的地方戲曲劇院。
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后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于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
20世紀30年代以后,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
1950年以后,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戲曲劇種
[img]劇種一般有哪些啊?
中國的民族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尚有據可考的有400多個劇種,如昆曲、京劇、豫劇、評劇、越劇、黃梅戲、粵劇等。其中“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依次為五大戲曲劇種。
1、山東省:京劇、呂劇、柳子戲、山東梆子、萊蕪梆子、五音戲、柳琴戲、茂腔、柳腔、棗梆、大平調、兩夾弦、一勾勾。
2、山西省:晉劇、蒲劇、京劇、北路梆子、上黨梆子、上黨落子、上黨皮黃、碗碗腔、羅羅戲、秧歌戲。
3、陜西省:秦腔、京劇、眉戶戲、同州梆子、漢調二黃陜北道情、韓城秧歌戲。
4、河南省:豫劇、越調、曲劇、京劇。
5、河北省:京劇、河北梆子、評劇、唐劇、曲劇。
6、湖南省:湘劇、花鼓戲、祁劇、京劇、昆劇(湘昆)。
7、湖北省:京劇、漢劇、楚劇、黃梅戲、清戲、花鼓戲、采茶戲儺戲。
8、廣東省:粵劇、漢劇、潮劇、京劇9.海南省:瓊劇、粵劇。
10、江西省:贛劇、采茶戲、京劇、東河戲、宜黃戲、高腔、彈腔。
11、福建省:京劇、閩劇、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越劇。
12、臺灣省:歌仔戲、京劇。
13、浙江省:越劇、京劇、昆劇(浙昆)、紹劇、甬劇婺劇、目連戲。
14、江蘇省:京劇、昆劇(蘇昆)越劇、淮劇、錫劇、揚劇、蘇劇。
15、安徽省:黃梅戲、徽劇、京劇、廬劇、泗州戲、花鼓戲、清音戲、儺戲。
16、貴州省:京劇、黔劇、地戲、侗戲、花鼓戲。
17、云南省:京劇、滇劇、傣劇、白劇、花燈戲。
18、四川省:川劇、京劇、藏戲。
19、青海省:秦腔、京劇、眉戶戲、藏戲。
20、甘肅省:隴劇、京劇、豫劇。
21、遼寧省:京劇、評劇、二人轉。
22、吉林省:京劇、評劇、吉劇、二人轉。
劇種是什么意思?
劇種,即戲劇的種類。中國的民族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尚有據可考的有275個劇種,如昆曲、京劇、豫劇、評劇、越劇、黃梅戲、粵劇等。
其中“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依次為五大戲曲劇種。
“戲曲劇種”這一概念確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是用來區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中不同種類的特定稱謂。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地域與地域之問,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個體差異使傳統戲曲藝術形成了各自獨有的特色。
擴展資料:
戲曲劇種的分類方法具有多種方式,按表演形式和內容,可分為秧歌戲、道情戲、花鼓戲、花燈戲、二人臺與二人轉、皮影戲、木偶戲及各地方戲曲種類等;按流行地域可將劇種歸類為北方劇種和南方劇種;按聲腔系統可分為昆腔系、皮黃腔系、梆子腔系、高腔系等近代四大聲腔劇種和各地方戲、劇等。
而戲曲藝術中不同種類之間的區別,主要以演唱腔調的不同特點為劃分依據,戲曲劇種按各自同類性質的唱腔來分布,因此聲腔系統就成了各劇種分類的主要系數,戲曲中的語音與音樂所呈現的藝術特征是區分各劇種的重要標志。
參考資料:劇種 百度百科
關于劇種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