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簡歷(明星成龍簡歷)
天,成龍就后悔了。最初的那段日子,成龍常常在晚上暗自哭泣。父親在把他送進學院之后,就飛澳州美大使館了。后來的十一年漫長生涯,他心里打顫。在這十年間,父親曾回港探望過成龍好幾次,為了于師傅能更加照顧好孩子,父親要成龍拜于占元師傅為乾爹,但這卻沒討到便宜,反而管束得比別人更嚴厲。 成龍於一九六一年加入中國戲劇學院。他的師父就是著名的京劇大師于占元師父(于素秋的父親)。于師父為成龍起了一個名,叫元樓。其他的師兄弟也是以元字為名。每天的操練包括腳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動作等。另外還有如拉筋、劈腿、翻 斗等動作。大清早五時便起床練功,練至晚上十二點止。除了練功外,他們更 要做清潔、洗碗等的事務。成龍就是在每天接近十九小時艱苦訓練中成長。早上練各種功,練壓腿的時候倒可以睡點覺,幾乎所有人都是架著腿睡覺的,吃過飯, 就練聲調嗓或讀書。讀書時間,就是打盹時間。每天這樣過著有規律的生活,每月等派救濟品時,便是他們最興奮的時候了,幾十個孩子 聚在一起,等紅十字會的人來送救濟品,當中有白米,奶粉,食品等等,孩子們排半天隊等待分配給自己的食物。平常他們吃的飯,是大 鍋飯,燒飯就由女孩子輪流負責,飯是夠吃,至於配菜,就得用搶的。 成龍在七小福時期憑著一副身手,在一次京劇的表演中,于師父選了元龍(洪金寶)、元泰、元華、元武、元奎、元彪和成龍,擔演一套京劇《七小福》的主角。從此人們便稱他們為七小福,而成龍亦從此獲得很多舞臺演出的機會,以后他們就不斷在荔園表演。他們駐在荔園游樂場,長期表演京劇,他們幾個人,一出戲里什麼都做,像孫悟空大鬧 盤絲洞,他們一會兒是妖女蜘蛛精,一會兒是孫悟空用手變的小猴,一會兒是天兵天將,總之,幕后換裝穿衣忙,幕前武打北派的忙。此 外,片場本是他們經常出入的地方,小時候演些童角,臨時演員之類。所以成龍很早就出道了。 隨著年代的改變,京劇亦慢慢的衰落。而師父亦開始把他們外借給電影 當武師。成龍白天當武師,晚上回師傅家睡覺,輾轉就是十七歲了,成龍滿師的日子也快到了,結業那天,依照老例,徒弟滿師需向師父下跪叩頭,以謝師父提攜之恩。師父會向徒弟施十下庭杖,作為最后提點。成龍莊而重之,于占元師傅下跪,垂頭靜氣,等候師傅的庭杖。后來師傅喚他:「起來!不用跪了。時代畢竟變了,不用這套了。」成龍這才松一口氣。 成龍結業后便做武師的工作,在當武師時期,他的名字是「陳元龍」,他專門做名演員的替身。像岳華,羅烈,田峰,谷峰,劉丹等,都是做些危險的武打動作。這段時期可說是過著風花雪月的日子,或許是禁制太久了,工作之馀,成龍便情玩樂,跳舞,喝酒,上夜總會等,像其他武師一樣過著沒有明天的放任生活。 當武師,出賣的是勞力,出生入死,可惜地位卑微。每天等候導演來挑人,為了在眾多人前被挑中,成龍常賣力演出。成龍常被導演選上,因為他年輕,身手靈活,且勇於嘗試。導演都樂意用他,有什麼高難度動作,就會想起「陳元龍」。成龍后重遇洪金寶,洪更介紹工作給他,當時 洪跟嘉禾簽了提供特技人的合約,所以成龍也去到了嘉禾工作。一九七 一年,嘉禾為李小龍開拍電影《精武門》,成龍也有份叁與特技的工 作,之后一部李小龍的電影《龍爭虎斗》也有份擔任特技工作。成龍擔任武師的日子,他認識了陳自強。當成龍再回到澳洲之后,原來 陳自強在「百萬導演」羅維新成立的公司擔任總經理,他亦邀請成龍回 港擔任一部新片的男主角,這是他首次真正出任男主角。羅維希望把成龍塑造成第二個李小龍。而「成龍」這個名字,就是在那時候改的。一九七六年《新精武門》開拍,成龍是要繼承李小龍的形像。可惜成龍不適合李小龍的演繹方法,票房失利是意料中事,但羅維繼續開拍同類型的作品,像《少林木人巷》、《風雨雙流星》、《飛渡卷云山》等,票房不濟,令各發行商不敢發行成龍的電影,成龍變了票房毒藥。直至一九七八年,成龍被外借往吳思遠的思遠公司,拍攝了《蛇形刁手》,成龍把大量的喜劇元素加入了戲當中,觀眾大受歡迎,成為票房最高的電影。之后的《醉拳》的賣座令成龍巨星的地位更加穩固,把成龍活潑精靈的動態表露無遺。 「醉拳」走紅后,成龍便正式當起導演來,他的頭兩部導演作品是「笑拳怪招」,「師弟出馬」都有不錯的成績。這時嘉禾公司注意到成龍,便籌劃安排他到美國荷里活拍「殺手壕」,「炮彈飛車1,2」「威龍猛探」,但在國拍戲,受 洋人導演指揮,使他不得發揮,因此這幾部片在當時不紅。 八三年他執導「龍少爺」,再度掀起熱潮。其后,他與洪金寶,元彪,拍「奇謀妙計五福星」,「快餐車」,「福星高照」,「夏日福星」,「龍的心」。這個時期,成龍一方面幫助洪金寶,而洪金寶也有某程度上影響成龍,所以作品,都是洪家班的風格,直到警察故事才自然流露出成龍自己的風格。這部片除了在香港賣座之外,在日本是瘋狂,并替成龍爭取到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受歡迎演員等。 之后,成龍推出的作品,像八七年「龍兄虎弟」,「A計劃續集」,八八年「飛龍猛將」,「警察故事續集」,八九年「奇跡」,九O年「飛鷹計劃」全都是三千多萬以上的票房。當然日本更不用說。 成龍七十年代當小生.武術指導時,正是李小龍當道的時候,李小龍翻手為云,覆手為雨,開拓了功夫片的新潮流,普魯士李的風潮席卷天下。流風所及之處,幾乎無人能幸免可以不受他影響。那時,功夫片充斥市場,有數之不盡的假李小龍。直到李小龍死后,情況也沒有轉變。 羅維導演是李小龍的知遇人,他是第一個找李小龍回港拍片的。說來也巧,成龍其后也投羅維門下,成為羅維繼李小龍后第二個栽培的對象。羅維培養成龍,只在意把成龍塑造成李小龍接班人,沒有發掘成龍自身的特質,成龍當然不甘成龍不甘屈居作影武者,他知道他有十年扎實的功底。 或許被迫作別人的影子,使成龍發展了他對李小龍的反逆心理。他要打破李小龍以及他的神話。在吳思遠.袁和平的全力經營下,蛇形刁手,醉拳破繭而出,一新了功夫的潮流,破了硬崩崩的李小龍格式。 成龍把所有李小龍的東西都反過來,李嚴肅不茍言笑的表情,他灰諧搗蛋調皮,李正面偉大,他輕松生活,李冷漠孤僻,他親切近人。成龍把李小龍的規律,例行逆施,向李開了個玩笑,使人崩緊的神經松懈下來,慢慢的,大家便倒向成龍,恢復了在電影院中尋找歡笑.松弛的欲望。 功夫喜劇漸漸蔚成了潮流,調節了李小龍的過度陽剛的英雄主義片種。而第一部成龍執導的電影師弟出馬,一反英雄片的血淋淋撕殺場面,成功從民間奇門武功中,挖掘出三十六種板凳功.扇子功.裙底腳功,代替了令人感到單調發悶的拳腳功。在當年,可是一重要的突破 。 其實早於八零年,成龍已經往荷里活拍片。當時他和荷西佛瑞、克麗絲汀迪貝合作《殺手壕》,不過成績不太理想。而之后的《炮彈飛車》,由一群美國明星和成龍、許冠文合演,成龍只是一個小角色,雖然該片賣座理想,但對美國人認識成龍沒有多大幫助。 第二次進軍荷里活,是由於當時的一些電影,由中國人當演員,但往外國取景。這些電影的票房理想,令嘉禾希望成龍能再次進軍荷里活。他們把成龍塑造成一個硬漢的形像。可惜成龍根本不是這個模樣,結果成績再次失利。 近年,成龍再次進軍荷里活,不過不再是拍外國人的電影,而是拍攝自己風格的電影。好像一九九五年的《紅番區》、一九九七年的《一個好人》等,都保持成龍自己的風格。九九年的《尖峰時刻》,更大受美國傳媒的注意,成龍成為第一位香港影星打入荷里活的人。 成名作:功夫喜劇《醉拳》獲第卅四屆亞太影展的最具啟發性喜劇影片特別獎獲獎作品:《警察的故事》獲香港金像獎最佳故事片獎1978《蛇形刁手》《醉拳》 1979《笑拳怪招》1980《師弟出馬》 1982《龍少爺》《A計劃》1985《龍的心》《警察故事》 1987《龍兄虎弟》《A計劃續集》1988《警察故事續集》 1989《奇跡》1991《飛鷹計劃》 1992《雙龍會》《警察故事之超級警察》1993《都市獵人》《重案組》 1994《醉拳Ⅱ》1995《紅番區》《霹靂火》 1996《警察故事之簡單任務》1997《一個好人》《我是誰》 1998《尖峰時刻》 2000《龍旋風》 2001《特務迷城》2001《尖峰時刻 2 》 2002《燕尾服》[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