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融披露金融牌照類子公司股權轉讓工作進展 上半年預虧188.78億華融湘江銀行天津權益香港
近日,對于金融牌照類子公司股權轉讓工作進展,中國華融進行回應表示,根據監管要求,公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嚴格遵守國資管理部門關于國有金融股權轉讓相關制度規定,有序推進金融牌照類子公司股權轉讓工作。截至目前,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華融證券、華融湘江銀行已完成股權轉讓,華融信托股權轉讓已完成摘牌并提交董事會審議通過,上述5家子公司股權交易對價合計約304.8億元。
中國華融稱,公司金融牌照類子公司股權轉讓將有效釋放資本,有助于將更多資源和精力集中于不良資產主業發展,有利于公司做強做精主業,對公司未來發展及股東長遠利益更有益處。后續,相關工作如有進一步進展,公司將及時公告,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據了解,在賴小民執掌中國華融期間,經過十余年的擴張,華融成為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而且華融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中子公司最多的一家,旗下擁有華融證券、華融金融租賃、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信托、華融期貨、華融融德、華融置業、華融國際、華融消費金融等。
2018年4月,賴小民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21年1月5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貪污罪和重婚罪,判處賴小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1月29日上午,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對賴小民執行了死刑。
在“后賴小民”時代,監管對華融提出明確要求,回歸不良資產處置的主業,盡快處置旗下持牌機構、境內子公司。
資料顯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1日,是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化解金融風險,促進國有銀行改革和國有企業脫困而成立的四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一。2012年9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0月30日,中國華融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就在8月16日,中國華融發布《盈利警告》公告稱,經初步測算,該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歸屬于該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預計約為人民幣188.78億元。
公告顯示,中國華融2022年中期業績未及預期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受上半年資本市場持續波動的影響,中國華融持有的部分權益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變動,錄得較大浮虧;
二是受宏觀經濟承壓、及房地產行業下行的影響,相關客戶履約能力下降,資產質量下遷,出于審慎考慮,中國華融本期確認信用減值損失,同比明顯增加。信用風險增加疊加資產規模壓降的影響,收購重組類不良債權資產收入同比減少。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