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經濟數據略顯平淡,恢復基礎待鞏固,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或繼續加碼封控民生銀行
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持續顯效,但世界經濟滯脹風險上升,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
德邦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蘆哲表示,三季度是全年穩增長關鍵窗口期,但壓力仍然較大:工業生產修復受阻,需求方面,基建仍然是唯一確定高增的領域,消費和房地產的復蘇受擾動較大。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奐劼認為,從主要經濟指標看,盡管工業生產和社零同比增速放緩,但環比仍然加快;房地產投資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減慢,但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和當月同比增速均繼續加快,制造業投資累計增速仍然接近兩位數增長,單月同比增速好于4、5兩月。
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9,462億元,同比下降6.4%;其中,住宅投資60,238億元,下降5.8%。1—7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88,770億元,同比下降25.4%。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增速為-6.4%,開發投資數據面臨降溫的壓力。雖然目前看壓力較大,但隨著各地穩樓市政策的推進,尤其是保交付方面的政策保障,后續此類數據依然有改善的空間。
此外,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為-23.1%,總體處于盤整階段,7月份各地樓市表現總體較弱,對于全國樓市復蘇產生了阻力。但8月各地積極出臺政策,客觀上有助于銷售數據的復蘇。
值得注意的是,據統計局公布的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計算,1-7月份,全國商品住宅均價為10,036元/平方米,漲幅為-6%。房價數據雖然下跌,但出現了重回萬元水平的積極信號,說明二季度政策效應積極釋放,房價過冷現象有所扭轉,也促進了市場預期的調整。
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4%,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1-7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83萬人。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6%。
本地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3%;外來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5%,其中外來農業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1%。16-24歲、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9.9%、4.3%。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表示,7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已連續兩個月落入年初制定的5.5%目標及以下區間。在宏觀經濟修復出現波折的背景下,就業數據整體改善,主要原因是各類穩就業政策顯效。
不過,7月16-24歲青年失業率升至19.9%,前值為19.3%,處于明顯偏高水平。這一方面符合畢業季來臨的季節性規律,也表明當前結構性失業率現象比較嚴重,后期針對青年農民工、大學生的就業支持政策還有很大發力空間。
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70億元,同比增長2.7%,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27%。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疫情反復和各地加強防控,導致服務業景氣度回落,線下接觸型消費仍然低迷;另外穩消費政策繼續發揮作用,特別是汽車消費增長較快,但居民部門預防性儲蓄傾向偏高,青年人就業壓力較大,限制了消費回升幅度。
羅奐劼也表示,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2.7%,由于疫情反彈較6月有所加強導致封控地區增多,對需求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服務性行業受沖擊仍然較為嚴重,餐飲收入下降1.5%,仍未回正。下階段,促消費政策仍需從提升消費需求和繼續加大對服務性行業紓困等方面落到實處。
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19812億元,同比增長5.7%,比1-6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7月份環比增長0.16%。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財聯社表示,7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完成額創近4個月新高。對7月基建投資形成支撐的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形成拖累的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基建投資還將面臨較強政策支撐,是擴內需的主要抓手。
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38%。
王青認為,數據顯示,7月日均新增感染數量為548例,明顯高于6月的日均100例。這導致部分地區防控措施有所收緊,對工業生產帶來一些影響。
另外,本輪經濟反彈過程中,始終面臨需求不足問題,這一現象在7月有所加劇。預計8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將再度加速,短期波折不會改變整體修復勢頭。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