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楷書書法作品唐代書法圖片欣賞
柳公權楷書書法作品唐代書法圖片欣賞
柳公權的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被后人稱為“顏筋柳骨”的特點。下面是百分網小編整理的柳公權楷書書法作品圖片,希望大家能喜歡!
(相關資料圖)
柳公權楷書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柳公權楷書書法作品圖1
柳公權楷書書法作品圖2
柳公權楷書書法作品圖3
柳公權楷書書法作品圖4
柳公權楷書書法作品圖5
楷書四大家之柳公權簡介
楷書四大家之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官至太子太師,世稱“柳少師”。后世以“顏柳”并稱他們,成為歷代書法的楷模。他的書法結體遒勁,而且字字嚴謹,一絲不茍。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勁著稱,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以行書和楷書最為精妙。
唐朝柳公權(柳體):其楷書清健遒勁,結體嚴謹,筆法精妙,筆力挺拔,世稱“柳體。
柳公權,唐代宗大歷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終年88歲。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宮至太子少師,故世稱“柳少師”。他初學王羲之并精研歐陽詢、顏真卿筆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較之顏體,柳字則稍清瘦,故有“顏筋柳骨”之稱。穆宗嘗問柳公權用筆之法,公權答云:“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穆公為之改容,如其筆諫也。宋朱長文《墨池編》中說:“公權正書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顏,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家。”他初學王羲之筆法,以后遍閱近代書法,于是極力變右軍法,學習顏真卿,又溶匯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橫細豎粗的態勢,而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后世學書者不少以柳字為楷模。
他二十九歲進士及第,在地方擔任一個低級官吏,后來偶然被唐穆宗看見他的筆跡,一時機為書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長安,那時,柳公權已四十多歲。他的為人既有骨氣有一絲不茍,同樣地,他的字也顯露了他這部分的"特質。也因為如此,提高了他在長安的聲望與地位,一般王公貴族都不惜鉅金爭相請他。
晚唐書法經歷盛中唐之后,盛極而衰,柳公權雖號一時中興,但與顏書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書法隆盛一時,至此已見式微。柳公權的楷書參有歐陽詢的筆法,往往將部分筆畫緊密穿插,使寬綽處特別開闊,筆畫細勁,棱角峻厲,雖用筆出自顏真卿,而與顏真卿的渾厚寬博不同,特別顯得英氣逼人。
柳公權享年八十歲,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師死于任上。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