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李黨爭對唐代政局影響是怎樣的呢?牛李黨爭主要是哪些黨派之間的斗爭?
2023-04-10 來源:巴中在線
牛李黨爭是歷史上有名的一個黨派爭斗,這個爭斗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持續了四十年之久,波及到了不少人物,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歷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朋黨之爭,那么這場爭斗又是怎么引起的呢?接下來就跟著的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牛李黨爭
牛李黨爭主要是指唐朝時期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首的牛黨和以李德裕、鄭覃等為首的李黨之間的爭斗。這場斗爭開始于唐玄宗時期舉行的一場科考,當時舉人牛僧孺、李宗閔二人在考卷中批評了朝政,考官認為二人有才,就將他們推薦給了唐憲宗,這件事傳到宰相李吉甫耳中,認為這二人可能會對自己不利,于是誣告他們與考官有私。
憲宗信以為真,便將幾位考官降職,牛僧孺和李宗閔也沒有得到提拔,此事傳到朝堂中卻引起了軒然大波,大臣紛紛譴責李吉甫嫉妒賢能,皇帝迫于壓力只好將其貶為淮南節度使。唐穆宗長慶元年,楊汝士為考官,李宗閔之婿、楊汝士之弟及裴度之子等人及第,段文昌上奏稱禮部貢舉不公,皇帝徹查發現果然如此,李、楊幾人被貶,從此“德裕、宗閔各分黨朋”。
唐文宗太和六年,京兆尹杜悰向宗閔提議讓德裕任御史大夫,愈與其重修舊好,德裕十分高興,但是宗閔后來又否決了這個方案,使得二人矛盾更大,從此兩黨交替進退,紛紛排斥對方,最終以李黨離開中央,牛黨茍延殘喘為結局結束了這場延續了四十年的斗爭。
影響
牛李黨爭對唐代政局產生一定的影響,是政治腐敗的一種表現,表面上看是庶族官僚和士族官僚的斗爭,但是其實兩黨分歧焦點在于選拔官僚的途徑和藩鎮問題,除此以外,牛李黨爭不僅影響了政治,而且也塑造了唐朝后期的詩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