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評!個人課題階段性小結
- 1個人課題階段性小結
- 2個人課題研究階段性小結及反思
- 3數學課題實驗個人階段性小結
高三政治學科復習課教學的有效性及策略研究課題階段性小結,讓他們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動手分一分。
(資料圖片)
個人課題階段性小結2017-11-06 16:35:24 | #1樓回目錄
《高三政治學科復習課教學的有效性及策略研究》課題階段性小結
太原成成中學 賈志堅
課題研究開展以來,我積極以課堂教學改革為載體,嚴格按照所制定的課題研究階段性計劃認真開展各項工作,立足課堂,大膽探索,使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現對前期所做的工作進行一下小結。
1.開展調查研究,明確研究方向
課題立項以來,我就積極著手對高三政治學科復習所涉及的一些方面進行細致的調查研究,通過與相關任課教師的交談,了解在高三政治學科復習中所遇到的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常見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掌握學生在復習中所需要得到的幫助有哪些,進一步明確了課題研究的方向。
2. 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質
課題研究需要科學的理論作為支撐。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博覽各種教育書刊,深切領會其中蘊涵的新的教學理念,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科研理念能緊跟時代的步伐,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和升華,不斷提高自己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和素質。
3. 積極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提高科研實踐能力
利用這個學期恰好帶畢業班的機會,積極將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一方面,在每一節課前都進行認真的準備,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努力挖掘學生在復習中的興趣點,實現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調查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疑惑和希望得到的幫助,將其融合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邀請本學科組的教師前來聽課,在評課議課中發現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探索了提高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的一些基本策略。(1)課前準備要精心,目的明確。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生反饋所得進行認真的教學準備,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2)積極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復習課不同于常規課,學生不是在學習新知識,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才能提高復習教學的有效性。
2. 師生關系得到了明顯改善。通過有效的復習教學,建立了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得到了較大的拓展,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還是有一些問題需要在接下來的課題研究和實踐中加以解決,如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的診斷問題、學生學習疑惑調查的及時和有效與否的問題等。
個人課題研究階段性小結及反思2017-11-06 16:35:55 | #2樓回目錄
李斯耀
本學期我按照課題研究計劃及個人計劃進行了實驗,回顧研究之路,感覺既充實又有實效;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在研究中發現了問題,在問題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感覺自己在慢慢的成長”; 現將本階段的工作匯報如下:
1、配合中心組的領導完成了“圍繞教材進行研究”的有關內容。
因為教材是課題研究的根本,所以要想準確把握教材,合理制訂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首先要領會精神,然后再去研究教材教法。本學期我主要完成了畢業班崗前實訓教材的內容對比解讀;主要對比整理了新舊教材的編排上的異同點;分析了新舊教材變化的原因,預設了課堂教學發生的變化,并根據教材研讀進行了反思。
2、及時總結,認真做好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課題研究課,是教師走專業化成長的最好途徑。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理論水平,促進自己專業化成長,本學期來,我能積極參與課題組的上課、聽課和評課活動。本學期,我上課題研討課一次,并能提前把研討課的教學設計和課件收集,根據課題組教師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課后,我能虛心聽取其他成員的意見,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對于課題組其他成員的研討課,我也能認真聽、認真記,誠懇的評價,撰寫聽課感受及案例分析。通過評課、上課,我覺得自己收獲很大,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理念。
3、堅持以寫作主陣地。
課題研究離不開寫作,于是在老師們每周二下午授完課后我就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做到了平時工作中多觀察與思考,捕捉工作中的細節問題進行研討,并且將自己的點滴感悟及時寫下來,記錄下來。做好積累工作。不管是成功和 1
失敗,積累這些經驗,也是我平時教學經驗的一種積累。
4、對課題研究的一點思考(存在的不足)
(1)、自己的研究水平還有待提高,還要認真學習理論知識,不斷給自己充電,提高研究水平。
(2)、我在課題研究中跟蹤調查與反饋程度還不夠,很多停留在交流討論上,還沒真正將研究成果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
(3)、對材料的收集積累意識不夠,致使不少工作自己雖然做了,但沒有留下相應的第一手資料,尤其是利用課堂資源的資料。
總之短短的一學期很快就要過去了,本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已經結束,在今后的課題研究中我將更加深入地學習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進步。
2
數學課題實驗個人階段性小結2017-11-06 16:34:32 | #3樓回目錄
我校《關注生命,有效引導,促進數學課堂的動態生成》課題自2006年5月立項開展研究,已經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本學期我圍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個人的一些小課題的研究,有針對性的就“創設情境的有效性”,“探究活動的有效性”等問題進行課堂問診,案例剖析。但由于課程改革的復雜性,在實踐過程中也缺乏相關經驗,有時知識與技能目標不能當堂落實。鑒于此,近階段我主要圍繞教學目標的達成進行研究,現將這一階段的情況簡單總結。
一、業務學習,充實理論基礎
在實驗過程中我能抓緊時間進行業務學習,教書備課之余寫下不少于三千字的業務學習筆記。學習內容有《有效教學探析》、《有效運用評價,培養學生樂學情感》等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會刊《小學數學教育》上刊發的一線教師的心得體會,也從網上收集整理資料如動態生成的起源,預設與生成的內涵,有效教學的策略等。本人能通過學習開闊自己視野,明確思路,對自己今后教學實踐的有效性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理論支撐。同時,能借助學校博客這一交流平臺,發表看法和個人成果,與志同道合的老師共鳴。這一學期,我通過學習專家的理論,剖析教學案例,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進一步內化了對有效引導教學,促進課堂的動態生成操作策略研究的認識。
二、 獻課詢教,保證行為跟進
十月份,借學校“市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教學展示”的東風,我除了自己準備一節一年級上冊的《整理房間》一課,同時也觀摩了同校教師的兩節課。在備課的時候,我給自己制定了課堂教學有效性課堂觀察表。觀察內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1、是否把課程目標具體為課堂教學目標?
2、課堂教學目標是否具有可行性?
3、是否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經驗,活化教材?
4、所設計的學習主動是否有利于學生合作交流?
5、教師是否合理運用評價?
6、教師是否有效關注學生?
為了能較好了落實以上這幾項內容,我下了功夫鉆透教材,正確理解教材,并并活化教材,從而促進三維目標的達成。這節課我安排了一系列的分類活動活躍學生的思維。我不但使用了直觀的多媒體課件,準備了圖片,還充分利用了學生身邊的教學資源,如分同學、分鉛筆、按男女、高矮排隊回教室等等。讓他們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動手分一分。這樣做,不但調動了學生的潛能,鍛煉了他們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同時使得這節課上得生動活潑。本節課的一個環節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教師讓學生把鉛筆進行分類時,學生不僅能按長短分,還有的學生能按顏色分成紅色、黃色、藍色等,按材料分成木制鉛筆和自動鉛筆,還可以分成有橡皮頭和沒橡皮頭的,削了的和沒削的分類方法之多出乎我的意料,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本課分類的初步認識學生掌握得很扎實。上完這節課后,我與多位聽課教師圍繞本節課數學課堂中學生知識目標的落實,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教師的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的矛盾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的現場解剖,并及時形成了書面材料。通過這次活動,我對有效引導教學,促進課堂的動態生成操作策略研究有了自己的初步模式。
三、實驗研究的思考
隨著有效引導教學,促進課堂的動態生成操作策略研究深入開展,課題組的老師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與反思,不斷追求更簡約、更高效的數學課堂。在實踐中我也產生了一些思考。
1、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良好的教學機智,深厚的知識底蘊,精湛的教學藝術,巧妙的教學設計,如何讓教師多練“內功”,更新和充實知識儲備,讓教師獲得更好的個人專業成長是課題組思考的問題之一。
2、如何做到有效地關注全體學生,真正讓學生在數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也是下一階段我要研究的重點。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