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精彩教學設計
《趵突泉》精彩教學設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趵突泉》是篇寫景文章,老舍用濃墨重彩介紹了趵突泉的美與趣,讀了讓人如臨其境、如見其身。下面是由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趵突泉》精彩教學設計,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詳情資訊,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讀書單自學課文的閱讀方法。
2、嘗試交流自己閱讀后的觀點,談談自己的感悟。
3、習得一些自認為有價值的寫作方法,并積累。
4、從語言文字中感受趵突泉之美。
教學重點:
交流自己喜歡的(印象最深的)美句,嘗試品讀,談談自己的感悟。
過程預設:
課前談話
出示詩一首:
俞子聞說濼泉好,
超然堂前會英豪。
上陽光景勸君記,
課乘書卷醉文濤。
師: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首詩,然后告訴我,你有什么發現?
課件出示:相傳古濼水的源頭有泉,稱“濼泉”,又稱“瀑流泉”、“娥英泉”、“三股水”,至北宋,文學家曾鞏為之取名叫“趵突泉”。咱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題目就叫“趵突泉”。
一、初讀感知
1、同學們,請你用手指在桌面上跟老師一起寫課題:趵突泉。
“趵”字寫法指導。
“趵”在字典中只有一個意思——跳躍。古時候“突”的意思是沖出,所以“趵突”就是“跳躍沖出”的意思,跳躍沖出之泉就叫“趵突泉”。歷代文人墨客為它寫過無數的詩文篇章,今天我們要看的是1938年老舍先生住在濟南時寫的。
請同學們自己認認真真地把課文讀2遍,然后完成讀書單上1、2兩部分。
2、交流讀書單1、2兩部分。
(1)難讀的生字或詞語:學生作業展示(預設:如果學生沒說到“攢”教師提出,并指導該字的兩種讀音及意思。)
(2)學生作業展示:讀完這篇課文,知道這是一篇寫景(趵突泉)的文章,主要寫了(溪水)、(大泉)、(小泉)三處景致,分別在課文第(2、3、4)自然段。
師:課文第一自然段總說單講趵突泉,后面三個自然分別寫了三道景致,這種結構我們叫總—分。在一般的寫景狀物作文中,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齊讀第2題。
(3)師生共讀課文。
二、再讀品悟
1、溪水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清淺、鮮潔
這水是由趵突泉而來的,是一溪活水,令人想到一句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是源頭活水來。”
2、大泉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
(1)純潔、活潑、鮮明——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冒,冒,冒,好像永遠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請學生領讀。
純潔和鮮明都是視覺可見的,活潑呢?是一種感覺,我們一般用來形容什么?用在這里行嗎?范讀——學生讀。
(2)永不疲乏——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冒,冒,冒,好像永遠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第一個泉在冒,第二泉在冒,第三個泉在冒,白天在冒,夜里在冒,春天在冒,夏天在冒,秋天在冒,冬天在冒,冒,冒,冒,好像永遠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讀該句
(3)晝夜不停——看那三個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么翻滾。
晝就是白天,夜就是夜里,白天夜里不停地翻滾,所以叫“老”那么翻滾。
“翻滾”的水是怎么樣的水?讀出翻滾之水。
(4)偉大——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鐘,便覺得自然的偉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自然的偉大體現在哪里?交流。
(5)神秘——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熱氣,白而輕軟,在深綠的長長的水藻上飄蕩著,不由你不想起一種似乎神秘的境界。
全班齊讀該句。你想到了什么?
范讀——自己美美地讀一讀。
3、全班齊讀第3段文字,用心去感受大泉之美。
4、小泉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有趣——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地上來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斜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著;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水泡,大、扁一,慢慢地,有姿態地搖動上來,碎了。看,又來一個!有的好幾串小碎珠一齊擠上來,像一朵攢得很整齊的珠花,雪白;有的……
同他想法一樣的同學請舉手,你們來讀一讀這段話。
你看到了幾個小泉?你是怎么找出來的。這種有一個詞重復出現的句子叫“排比”,用上它能使文章層次更清楚,內容更豐富,我們寫文章也可以用到。一個“有的”就寫出一種小泉出水的姿態,這四種小泉出水有相同點嗎?咱們用拍手的方式來模仿模仿水泡出來的節奏。(同桌配合練一練)
拍手來表現小泉的出水變化:很快——快——慢——快
5、美美地讀一讀第4自然段。
6、因為這溪水…大泉…小泉…所以老舍對它有著這樣的評價:“假如沒有這泉,濟南定會丟失一半的美。”你相嗎?
雖然有所夸張,但正是這夸張讓我們看出這泉在老舍眼中美極了!
三、借鑒積淀
交流讀書單上第4部分,我會借鑒。
預設:(1)總分結構——回憶第一組課文《桂林山水》、《記金華雙龍洞》、《七月的天山》也都用了這種寫作結構。
(2)比喻句、擬人句——能使文章更生動,更有韻味。
(3)排比句——能更清楚地寫出景物的特點。
(4)觀察事物要仔細,還要發揮自己的想象。
學以致用是我們學好語文的法寶,我們平時要注重積累、勤加練習。
四、學法歸納
今天這堂課咱們分享了一篇美文,完成了一張讀書單,嘗試了一種學習方法,收獲了一些寫作技法,那么以后我們再遇到這類寫景的文章,就可以按照這樣的方法去學習。感受美,品味作者用詞的精妙。
讀書單
課 題: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
閱讀時間:________________ 讀者:________________
1、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我覺得這些字(或詞語)很難讀,我要記錄下來,提醒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完這篇課文,我知道了這篇課文是寫( )的文章。主要寫了( )、( )、( )三處景致,分別在課文的第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
3、通讀了全文:
溪水給我留下了( )的印象。
大泉給我留下了( )的印象,我是從這些句子里看出來的,我用“——”在文中劃了出來,我要美美地讀一讀。
小泉給我留下了( )的印象,我是從這些句子里看出來的,我用“____”在文中劃了出來,我要細細地品一品。
4、如果讓我來寫一篇寫景的文章,我會用上從這篇課文里學到的一些方法。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