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兒科學練習題有答案
兒童主要以系統劃分呼吸、消化、循環、神經、血液、腎臟、內分泌、遺傳代謝、免疫及新生兒醫學等。此外還有傳染病和急救醫學等,雖然在分類上與內科相似,但是其研究內容及內在規律與成人差別頗大,不能混淆或替代。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臨床執業醫師兒科學練習題,供大家參考練習。
一、A1型題
1.小兒出生后主要的造血部位是
(相關資料圖)
A 肝臟
B 骨髓
C 脾臟
D 淋巴結
E 以上都不是
2.小兒白細胞分類中,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交叉發生于
A 4~6天,4~6周
B 4~6周,4~6歲
C 4~6天,4~6歲
D 7天,1歲
E 1歲,7歲
3.新生兒血容量占體重的
A 5%~6%
B 6%~8%
C 8%~10%
D 10%
E 10%~15%
4.嬰兒,3個月,其輕度貧血時血紅蛋白應低于
A 145g/L
B 120 g/L
C 110 g/L
D 100 g/L
E 90 g/L
5.新生兒血紅蛋白以哪項為主?
A HbF
B HbH
C HbA
D HbA1
E HbA2
6.小兒生理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是
A 鐵缺乏
B 嬰兒生長迅速
C 葉酸缺乏
D 血紅蛋白結構異常
E 紅細胞生成素產生受抑制
7.嬰幼兒容易發生缺鐵主要的原因是
A 生長發育迅速
B 鐵攝入不足
C 胎內儲鐵少
D 鐵排泄快
E 消化功能差,鐵吸收少
8.雙胎兒容易發生缺鐵主要的原因是
A 生長發育迅速
B 鐵攝入不足
C 胎內儲鐵少
D 鐵排泄快
E 消化功能差,鐵吸收少
9.缺鐵性貧血血紅細胞生成缺鐵期的主要改變,正確的`是
A 血紅蛋白量下降
B 紅細胞值降低
C 血清鐵正常
D 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升高
E 血清鐵蛋白正常
10.營養性貧血口服鐵劑治療至
A 血紅蛋白達到正常水平
B 血紅蛋白達到正常水平再服用2周
C 血紅蛋白達到正常水平再服用4周
D 血紅蛋白達到正常水平,臨床癥狀消失
E 血紅蛋白達到正常水平再服用8周
11.下列哪項不是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病因
A 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
B 長期服用維生素C
C 長期羊奶喂養
D 慢性腹瀉
E 肝臟疾病
12.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與營養性貧血的主要區別是
A 皮膚粘膜蒼白
B 頭暈、眼花
C 肝脾腫大
D 食欲減退
E 智力、動作發育落后
13.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患者口服葉酸后,骨髓內巨幼紅細胞何時轉為正常幼紅細胞
A 2~4小時
B 4~7小時
C 12~24小時
D 1~2天
E 1周內
14.缺鐵性貧血實驗室檢查最靈敏的指標是
A 血清鐵降低
B 血清鐵蛋白降低
C 紅細胞原卟啉含量增高
D 總鐵結合力增高
E 紅細胞中央淡染區擴大
15.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出現神經系統癥狀主要是由于
A 缺乏維生素B12
B 缺乏維生素C
C 缺乏葉酸
D 缺乏四氫葉酸
E DNA 合成障礙
二、A2型題
16.患兒,男,6個月,面色蒼白,食欲差,肝臟肋下2cm,脾肋下1cm,血紅細胞1.7×1012/L,Hb65g/L,應首先行下列哪種檢查
A 測血小板,白細胞及分類
B 紅細胞脆性實驗
C 骨髓穿刺
D 血清鐵、鐵結合力
E 測維生素B12、葉酸
17.新生兒,Apgar評分10分,出生體重3.4kg,血紅蛋白195g/L,紅細胞6.5×1012/L,母親身體健康,最大可能是
A 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癥
B 新生兒正常血象
C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
D 新生兒脫水
E 新生兒硬腫癥
18.嬰兒,10個月,血白細胞14×109/L,中性粒細胞0.75,淋巴細胞0.22,單核細胞0.02,下列哪項正確
A 白細胞總數、分類正常
B 白細胞總數正常,分類異常
C 白細胞總數正常,單核細胞偏低
D 白細胞總數異常,分類正常
E 白細胞總數、分類異常
19.患兒,男,1歲,單純母乳喂養,肝臟肋下2cm,脾肋下1cm,血紅細胞2.7×1012/L,Hb65g/L,紅細胞中心淡染區擴大,網織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正常。應考慮為
A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B 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C 營養性混合性貧血
D 再生障礙性貧血
E 以上均不對
20.新生兒,生后1天,血白細胞21×109/L,中性細胞0.70,淋巴細胞0.27,偶見幼稚細胞。提示
A 正常
B 有白血病
C 類白血病
D 骨髓外造血
E 體內有感染灶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