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考文綜部分試題參考
山東高考文綜部分試題參考
山東高考文綜部分試題
(資料圖片)
文科綜合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12頁。滿分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答題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座號、考生號、縣區和科類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的位置??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項:
1、第Ⅰ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涂在答題卡上,只答在試卷上不得分。
近年來,我國有些農村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心化現象。完成1-2題。
1、這種空心化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環境好 B、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小
C、城鄉收入差距大 D、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2、“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帶來
A、土地資源浪費 B、農業發展水平提高
C、城鄉協調發展 D、農村老齡化程度降低
近年來,北京市出現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區,而大量就業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區,產生“鐘擺”交通現象。完成3-4題。
3、圖1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實時路況示意圖。圖示時刻最有可能是
A、8:00 B、12:00 C、14:00 D、18:00
4、為緩解北京市的“鐘擺”交通現象,可以
A、遷出城市中心地區的部分人口 B、發展城市中心地區的第三產業
C、優化城市中心地區的企業投資環境 D、遷出城市中心地區的部分企事業單位
綠洲與荒漠的交錯帶生態環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綠洲區過量開采地下水會使交錯帶生態環境退化,形成“生態裂谷”。圖2為“生態裂谷”分布示意圖。完成5-6題。
5、“生態裂谷”形成過程中,附近的交錯帶
A、自然植被改善 B、風力侵蝕減弱
C、地下水流向綠洲區 D、流動沙丘轉為固定沙丘
6、“生態裂谷”出現后,為了綠洲區的可持續發展,應該
A、在荒漠區植樹造林 B、在交錯帶發展灌溉農業
C、在綠洲區禁止開采地下水 D、在流域內合理分配水資源
日照時數指太陽在某地實際照射的時間。圖們江是中國與朝鮮的界河。圖3為圖們江流域日照時數年內變化柱狀圖。完成7-8題。
7、該流域日照時數在7月出現低谷的影響因素是
A、云量 B、海拔 C、下墊面 D、正午太陽高度
8、日照百分率為一個時段內某地日照時數與理論上最大的日照時數的比值(﹪)。該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約為
A、53﹪ B、62﹪ C、70﹪ D、78﹪
圖4為我國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隨海拔變化示意圖。完成9-10題。
9、該山地可能是
A、秦嶺 B、南嶺 C、昆侖山 D、喜馬拉雅山
10、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的類型組合存在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熱量
某地理興趣小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選擇了一條與考察區域總體構造線方向垂直的路線。觀測出露的地層,記錄了觀測點的相關信息并繪制了考察路線地質剖面示意圖。表1為觀測點相關信息表。完成11-12題。
11、該考察區域總體構造線方向為
A、南北方向 B、東西方向
C、西北-東南方向 D、東北-西南方向
12、該小組繪制的考察路線地質剖面示意圖應為
13.《尚書·酒俈》云:“人無于水監(照鏡子),當于民監。”這句話體現的思想是
A.兼愛尚賢 B.主權在民 C.以民為本 D.道法自然
14.唐宋時期,地方官任職避親,避籍漸成定制。該制度旨在一
A.瓦解宗法體系 B.防止地方勢力膨脹
C.健全地方行政機構 D.完善地方監察制度
15.“中國歷史與西方歷史的會合結束了中國的閉關自守,使它越來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務,乃至于到今
天,在中國或西方發生的事情都會即時產生相互的影響?!边@強調的是
A.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西方的主導性 B.近代中國和世界的碰撞與融合
C.中國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會演變 D.中國近代史是西學東漸的過程
16.下列四項為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考題,其中19世紀70年代初洋務學堂使用的考題應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論吾國銀行失信用之可懼?!?/p>
C.“試比較英、美、法、瑞士、中國行政機關元首之產生方法?!?/p>
D.“法國大革命對于歐洲民族主義之發展,有何影響?試舉例明之?!?/p>
17.圖5是英、德、俄、日四國中的某一國在中國出口貿易總額所占比重(%)變化示意圖,這一國
家是
A. 英國
B. 德國
C. 俄國
D. 日本
18.1925年,蘇聯建立了為中國革命培養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學。
1928年9月,蘇聯將莫斯科中山大學與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部合并,改名為“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蘇聯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國2015年山東高考歷史試題
A.革命統一戰線建立 B.北洋軍閥統治基本被推翻
C.國名黨右派叛變革命 D.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19.史學研究受時代和社會環境的制約與影響。表2所列為1949—1978年間國內史學界發表的關于太
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專題研究論文數量,它反映了這一時期學者們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20.“這是一場人類相信自己有能力駕馭自然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運動?!边@場運動是
A. 實現人類自我覺醒的文藝復興 B. 擺脫天主教會控制的宗教改革
C. 揭開宇宙運行規律的科學革命 D. 規劃人類理性王國的啟蒙運動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