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國犀牛:1922年于中國滅絕 奔跑速度快 時速50公里
中國犀牛
中國犀牛又被稱為大獨角犀牛,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各個省份,是印度犀、蘇門犀、爪哇犀的統(tǒng)稱,但是于1922年在中國徹底滅絕。中國犀牛的體長大約是2.1到2.8米,高約1.1到1.5米,體重大約是1噸。它們的外貌非常獨特,有著很龐大笨重的身體;四條腿又短又粗;身上的皮非常硬,就像是盔甲,皮膚的顏色也很深;嘴唇上面有著尖銳的角;眼睛非常小等等。
生活習性
中國犀牛喜歡生活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qū),雖然中國犀牛的體型看起來又龐大又丑陋,但其實它們非常膽小,不會傷害人類。不過它們在受傷和陷入困境的時候比較暴躁,千萬不要在那個時候去挑釁它,它奔跑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大概是每小時50公里。
價值
犀牛角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清熱涼血的中藥材,它的皮和血也可以用作藥材。它也有非常高的經(jīng)濟價值,所以一直遭到人類的大肆捕殺。
滅絕的原因
關(guān)于中國犀牛的滅絕,既有自然的原因又有人為的原因。在自然方面主要是氣候逐漸變冷,這種寒冷的環(huán)境不適合中國犀牛的生存;在人為方面包括棲息地的減少,主要是人口的增加、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而導致的,還有人類大肆捕殺中國犀牛等等。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guān)領域?qū)I(yè)人士。